一是全面提速高新區重大項目建設,啟動22條道路建設,加快7條道路前期工作,科學大道、高騰大道、金融信息服務中心路網二期提速施工,確保全年建成道路10條20.84公里,助力高新區融入主城都市區建設;高標準實施科學會堂、科學谷、白鷺廣場等一批地標性建筑,打造引領主城都市區城市發展示范性項目;深化梁灘河綜合整治,加快3.2公里示范段建設,打造生態城市內河標桿。
二是堅持招商主旋律筑牢科學城產業支撐。繼續圍繞大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先進制造、高技術服務等主導產業實施精準招商,加快引進溫州市協同創新中心“重慶細胞再生醫學研究院”、重慶骨科微創研究院及骨科產業化基地、奧泰醫療總部基地等龍頭項目,力爭簽約合同產值或營收億元級項目7個;加快推進植恩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研發平臺項目,推動光大項目加快施工;重慶細胞再生醫學研究院力爭8月簽約,年底前建成投用。
三是聚焦“數字經濟+”推進產業數字化建設。加快與相關專業機構合作,以含谷智能智造園為試點,通過集成智慧園區APP、智慧園區IOC、數據大屏、智慧安防、環境傳感等數字化項目,打造Li-IOT智慧園區,并力爭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示范效應。
四是全方位提供要素保障,抓好用好政府債資金,積極配合財政局加快政策性銀行進行項目打包融資,探索融資租賃、權益性融資等資金用途靈活的創新融資模式,確保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資金需求;進一步鞏固 “百日攻堅”工作成效,再接再厲拔掉科學大道、梁灘河等重點項目周邊的“尖釘子”、“硬骨頭”,持續完成好拆違任務,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堅實用地保證。